在多个 S7‑1500 CPU 之间组态直接数据交换的过程如下所述。
首先,建立直接数据交换的通信关系。然后,组态通信关系的传送区。
STEP 7 V16 或更高版本
S7‑1500 CPU 固件版本为 V2.8 或更高版本
IRT 已组态:
- 所有 CPU 都在一个同步域中。
- 一个 CPU 是同步主站,其它 CPU 是同步从站。
- 端口已互连。
要在多个 S7‑1500 CPU 之间建立直接数据交换的连接,请按以下步骤操作:
选择发送 CPU 的 PROFINET 接口 X1。
网络视图切换为表格视图,“I/O 通信”(I/O communication) 选项卡。
CPU 的 PROFINET 接口 X1 显示在“伙伴 1”(Partner 1) 列中。
在“伙伴 2”(Partner 2) 列的“<在此处删除或选择设备>”(<Drop or select the device here>) 中,从下拉列表中选择通信伙伴的 PROFINET 接口作为连接伙伴。
注意传送方向:
- ←:连接伙伴为发送方
- →:连接伙伴为接收方
在两个 S7‑1500 CPU 之间建立直接数据交换连接。
对其它所有接收 IO 控制器重复步骤 3。
在发送 CPU 和接收 CPU 之间建立直接数据交换连接。
图片: 与多个 S7‑1500 CPU 进行直接数据交换的连接
下图显示了传送区的组态顺序。
① | 首先,在发送方和一个接收方之间组态传送区。可以在发送方的 PROFINET 接口中组态此传送区。 |
② | 然后,在发送方和其它接收方之间组态传送区。可以在接收方的 PROFINET 接口中组态这些传送区。 |
要组态用于直接数据交换的传送区,请按以下步骤操作:
选择发送 CPU 的 PROFINET 接口 X1,并切换为表格视图,“I/O 通信”(I/O communication) 选项卡。
在网络视图的表格视图中,选择在发送方和接收方 1 之间进行直接数据交换的通信关系。
导航到 I/O 连接属性的“常规 > 直接数据交换 > 传送区”(General > Direct data exchange > Transfer areas)。
双击“<新增>”(<Add new>) 按钮,创建新的传送区。为传送区*一个有意义的名称。
在发送方和接收方 1 之间组态用于直接数据交换的传送区。
图片: 用于直接数据交换的传送区
此时,选择尚未设置传送区的接收方(例如接收方 2)的 PROFINET 接口。
将网络视图切换为表格视图,“I/O 通信”(I/O communication)
显示与发送方进行直接数据交换的通信关系。
图片: 发送方 2 中用于直接数据交换的连接
选择通信关系。
导航到属性的“常规 > 直接数据交换 > 传送区”(General > Direct data exchange > Transfer areas)。
双击“<新增>”(<Add new>) 按钮,创建新的传送区。为传送区*一个有意义的名称。
组态了用于直接数据交换的传送区。
选择传送区。
对于“伙伴地址”(Partner address),选择发送方中的现有地址区域作为输出传送区。
图片: 用于多个 IO 控制器直接数据交换的传送区
在接收方 2 和发送方之间组态用于直接数据交换的传送区。
在“常规 > 直接数据交换 > 传送区名称 > 传送区详细信息”(General > Direct data exchange > Name of transfer area > Detail of the transfer area) 下选择传送区的属性。
图片: 传送区属性
列表: 传送区设置的概述
参数 | 本地 | 伙伴 |
---|---|---|
起始地址 | 在本地 CPU 中设置输入或输出传送区的起始地址。 | 在伙伴 CPU 中设置输入或输出传送区的起始地址。 |
组织块 | 将传送区分配给等时同步模式中断 OB 或“MC-Servo”OB。 | 将传送区分配给等时同步模式中断 OB 或“MC-Servo”OB。 |
过程映像 | 选择过程映像分区,例如 PIP 1。 | 选择过程映像分区,例如 PIP 1。 |
数据长度 [字节] | 设置传送区的大小。 | - |
规则:
将组态下载到所有相关 CPU。
如果更改直接数据交换的组态,请将这些更改下载到所有相关 CPU。